同型半胱氨酸——这个“杀手”有点冷!
认识同型半胱氨酸
同型半胱氨酸(英文缩写Hcy)在国际上被称为“H元素”,它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蛋白类物质在体内转化、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中间产物,它通过甲基化和转硫途径进行代谢,维持着人体的甲基化和抗氧化两大能力。
如果它在体内浓度不断升高,那么机体的甲基化和抗氧化能力都会下降,这几乎影响到人体的各个器官,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相关。它直接或间接地与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并发症、帕金森综合症、老年痴呆症、恶性肿瘤等50余种疾病有关。
挪威卑尔根大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值(下称H值)正常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下降80%、中风风险下降82%;老年痴呆风险下降50%、癌症风险下降33%。而胡大一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,75%的高血压患者是伴有H值升高的“H型高血压”,而H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脏事件是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的5倍,是健康人的25~30倍,脑卒中风险达到健康人的12倍。
仅10%的人处于安全状态!
那么,指标多少才是安全的呢?国际共识称,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应该小于6.3µmol/L,超过这个值的人即会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,达到或超过10µmol/L的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。数据显示,全球大约只有10%的人处于安全状态,也就是说,大部分人都面临着高同型半胱氨酸带来的健康隐患。
形势之所以如此严峻,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一般来说,下列4种因素会导致H值升高:遗传因素;疾病因素(如肾功能衰竭患者H值往往是正常人的2-3倍);营养状况不佳,尤其是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、叶酸等重要营养素缺乏;不良生活方式,如大量摄入咖啡等刺激性物质、酗酒、吸烟等。
前二者是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不可控因素,而后二者则让很多人都“中招”了,继而成为高H值带来的诸多疾病“后备军”。
中招了怎么办?
好在,这并非无可挽回。平时不注重科学饮食或者有以上不良生活方式的人需提高警惕,在体检中应加入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项目,了解自己H值,以便及早“捕捉”危险信号。如果不幸被高H值“相中”,那么需果断地采取措施降低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值(也称“降同”)。
针对H值升高人群,医生在检后随访中给出了针对性的“降同”建议:一方面从营养层面进行干预,建议每日摄取1000微克叶酸、50-150微克维生素B12及25-50毫克维生素B6;另一方面则从生活方式着手,建议戒烟限酒,健康饮食,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。 (文章来源:检验医学网)
同型半胱氨酸(英文缩写Hcy)在国际上被称为“H元素”,它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蛋白类物质在体内转化、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中间产物,它通过甲基化和转硫途径进行代谢,维持着人体的甲基化和抗氧化两大能力。
如果它在体内浓度不断升高,那么机体的甲基化和抗氧化能力都会下降,这几乎影响到人体的各个器官,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相关。它直接或间接地与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并发症、帕金森综合症、老年痴呆症、恶性肿瘤等50余种疾病有关。
挪威卑尔根大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值(下称H值)正常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下降80%、中风风险下降82%;老年痴呆风险下降50%、癌症风险下降33%。而胡大一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,75%的高血压患者是伴有H值升高的“H型高血压”,而H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脏事件是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的5倍,是健康人的25~30倍,脑卒中风险达到健康人的12倍。
仅10%的人处于安全状态!
那么,指标多少才是安全的呢?国际共识称,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应该小于6.3µmol/L,超过这个值的人即会进入心脑血管事件高危区,达到或超过10µmol/L的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。数据显示,全球大约只有10%的人处于安全状态,也就是说,大部分人都面临着高同型半胱氨酸带来的健康隐患。
形势之所以如此严峻,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一般来说,下列4种因素会导致H值升高:遗传因素;疾病因素(如肾功能衰竭患者H值往往是正常人的2-3倍);营养状况不佳,尤其是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、叶酸等重要营养素缺乏;不良生活方式,如大量摄入咖啡等刺激性物质、酗酒、吸烟等。
前二者是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不可控因素,而后二者则让很多人都“中招”了,继而成为高H值带来的诸多疾病“后备军”。
中招了怎么办?
好在,这并非无可挽回。平时不注重科学饮食或者有以上不良生活方式的人需提高警惕,在体检中应加入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项目,了解自己H值,以便及早“捕捉”危险信号。如果不幸被高H值“相中”,那么需果断地采取措施降低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值(也称“降同”)。
针对H值升高人群,医生在检后随访中给出了针对性的“降同”建议:一方面从营养层面进行干预,建议每日摄取1000微克叶酸、50-150微克维生素B12及25-50毫克维生素B6;另一方面则从生活方式着手,建议戒烟限酒,健康饮食,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。 (文章来源:检验医学网)
更新日期:2016-12-12